罾罟的解释泛指鱼网。 《太平御览》 卷八三四引 三国 魏 应璩 《新诗》 :“ 洛 水禁罾罟,鱼鳖不为殖。
” 清 昭连 《啸亭续录·记孙延龄事》 :“挟弹丸张罾罟,取鱼鸟以为乐。
”
词语分解
罾的解释 罾 ē 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。 网起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”。 部首 :罒; 罟的解释 罟 ǔ 鱼网:“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。” 指法网:“岂不怀归?畏此罪罟。
” 部首:罒。
罾罶不是词语,没有实际含义,罾、罶单字的释义如下:
一、罾读音:zēng
部首:罒
笔画:17
五笔:LULJ
字体结构:上下结构
笔顺编号:252211
释义:
1. 地名,东罾,在江苏省滨海县,如:响水县头罾盐场(头罾处于响水县与滨海县交界处,现在是江苏省省级开发区所在地)。
2.(形声。
从罒,从曾,曾亦声。
“罒”指罗网。“曾”义为“重复利用的”、“二手的”。“罒”与“曾”联合起来表示“一种固定的可重复利用的方形渔网”。
3.又如:攀罾(攀拉鱼网);罾口(网口);罾古(泛指鱼网);罾笱(泛指渔具);罾布(一种用破罾和绵纱线织成的布)。
二、罶读音:liǔ
部首:罒
笔画:15
五笔:LQYL
释义:捕鱼的竹篓子,鱼进去就出不来。
扩展资料
汉字演变:
相关组词:
1.罾缴
[zēng jiǎo]
矰缴。猎取飞鸟的射具。
2.罾罻
[zēng wèi]
泛指鱼网。
3.罾罟
[zēng gǔ]
泛指鱼网。
4.罾布
[zēng bù]
以破罾与纱线织成的布,产于 广东。
5.渔罾
[yú zēng]
渔网的一种。俗称扳罾、拦河罾。
“罾”的基本含义为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;
引申含义为网起,如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”。
加上字形起源就很好理解了。
“罾”读音为zēng。
可以组词为:
罾缴:猎取飞鸟的射具。
罾罟gǔ、罾罻wèi、罾罛gū:泛指渔网。
罾笱gǒu:泛指渔具。
渔罾:渔网的一种。
俗称扳罾﹑拦河罾。
罾布:以破罾与纱线织成的布﹐产于广东。
罾人:渔人。
扳罾:口袋或筐篓形状的鱼网,用于从水中直上直下地捕鱼(如用于捕捉胡瓜鱼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