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二个心是没法比较大小的。良心:是生而有之,是人的本性(甚至其它动物都具有的),可归结为:不伤害别人(可以延伸到不伤害其它动物),其特点是不作为。
爱心:这个是在良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,不是生而有之的。
可归结为:尽量帮助人(同样延伸到尽量帮助其它动物),其特点是有作为。局部看来,爱心比良心更实惠,整体来看,甚爱必大废,意至则爱亡。还是良心可靠。
一、指代不同
1、良心:内心对是非、善恶的正确认识。
2、良知: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;好友、知己。
二、侧重点不同
1、良心: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心底里对于是非丑恶的辨别。
2、良知:侧重于表现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道德意识。
三、引证用法不同
1、良心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?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於木也。
2、良知: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民族主义,自大古原人之世,其根性固已潜在。远至今日,乃始发达,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。
良心是被现实**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。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,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。
拓展资料:
良心是一定的**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,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、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,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**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。
良心是历史的、具体的、**的范畴,是一定**生活和**关系的反映,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,不是与生俱来的,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。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、指导和监督的作用。
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,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,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、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。